第一座沙漠是內蒙古的杭錦旗庫布其沙漠億利生態(tài)示范區(qū),2018年獲得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命名。這座沙漠歷史上是有名的窮地方,上世紀80年代,是全國后10位,內蒙古后3位的貧困地區(qū),植被覆蓋度不到3%,人均收入不足400元。一年能刮近百場沙塵暴,沙漠里就是一個生命禁區(qū)。這些年來,當?shù)氐恼⑵髽I(yè)和農牧民齊心協(xié)力,修公路,種草種樹,利用甘草制藥,用太陽能發(fā)電,搞旅游,生態(tài)一年比一年好,日子一天比一天強,更是把一座荒漠荒山變成了綠水青山,吸引了很多老外來觀光學習。目前,這個地方正在依托沙漠綠洲這個金字招牌,搞各種生態(tài)產業(yè),組織全國的人來這里旅游、拓展和生態(tài)教育,人氣越來越旺。
第二座沙漠是甘肅騰格里沙漠八步沙林場,2019年獲得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命名。八步沙林場地處河西走廊東端,騰格里沙漠南緣,距古浪縣城30公里。40年前,這里茫茫黃沙、一片荒蕪,經年風沙肆虐,一片凄涼。沙漠每年以7米多的速度向南推移,附近莊稼、道路常常被黃沙埋沒,周邊3萬多群眾被逼出家園。近40年的努力,昔日的不毛之地,變成了農民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以“六老漢”為代表的八步沙林場三代職工矢志不渝、拼搏奉獻、科學治沙、持之以恒推進治沙造林事業(yè),至今完成治沙造林21.7萬畝,管護封沙育林草面積37.6萬畝,栽植各類沙生苗木3000多萬株,為筑牢西部生態(tài)安全屏障作出了重要貢獻,生動書寫了從“沙逼人退”到“人進沙退”的綠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