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在中國市場落下重要一子的俄羅斯鋁業(yè)首席執(zhí)行官VladislavSoloviev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郵件專訪時透露:“與中國市場乃至整個亞洲地區(qū)合作已是俄鋁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中之重。俄鋁正與一些中國公司接洽,準備開展合作,如中國鋁業(yè)公司等?!?/span>
此前不久,俄羅斯鋁業(yè)已經與河北欣意電纜有限公司簽署協(xié)議成立合營公司。
VladislavSoloviev強調,中國正在推行的供給側改革是非常明智的,改革的推進將幫助中國鋁行業(yè)打造一個高效強勁的行業(yè)。
供需格局已逆轉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鋁價自2015年11月觸及每噸1432.5美元低點后逐步回暖,7月14日,LME3個月期鋁價格收盤上漲10美元,報每噸1683美元,從低點累計反彈超17%。
在VladislavSoloviev看來,鋁市場的供需格局已經逆轉,他指出:“2016年全球鋁的一級市場平衡被打破,出現120萬噸的短缺,而2015年則出現60萬噸的過剩?,F今市場對鋁的需求顯著走高,而供應量相對緊張。”
他進一步指出,我們觀察到鋁產能并無增加,這意味著2016年鋁在市場上仍十分搶手。供不應求的局面自然會促成鋁價進一步走強。
其實,中國以外的市場自2012年以來就出現鋁供應的短缺,因為鋁價太低,企業(yè)只能縮減虧損的產能。預測這種短缺2016年會大幅度增加,超過240萬噸。到2016年底,中國以外市場的累積鋁儲量(2009年至2015年期間)可在行業(yè)內自行消耗。
俄鋁的供求模型顯示,還需要900萬噸鋁滿足在未來4年里中國以外市場的需求。受制于中國出口的影響,中國以外市場的鋁庫存量預計會相應減少。
俄鋁還預測,全球鋁需求量會持續(xù)健康走高,2016年預計增長率為5.7%,總計可達5960萬噸,增長量可達300萬噸,這是由于北美、歐洲和亞洲呈現出了強勁需求增長。2016年,中國的增長勢頭也不甘示弱,預計較去年同期可增長7%,總計可達3100萬噸。2016年,交通運輸部門繼續(xù)成為促進增長的領頭羊,需求量可增長150噸,建筑和電子/耐用消費品和包裝行業(yè)緊隨其后。
俄鋁認為,在此供需背景下,2016年LME平均鋁價將在每噸1550美元水平。
VladislavSoloviev表示:“在2012年到2014年之間,俄鋁經歷了重大轉型,減產64.7萬噸。其間,許多老舊的產生設施關閉了。2015年,在鋁市場環(huán)境備受打擊的背景下,俄鋁進一步降低鋁現金成本至每噸1455美元。過程很艱難,但這是轉型為高效低成本鋁制造商的必經之路?,F在,俄鋁將鋁年產量維持在360萬噸左右。如果LME鋁的價格低于每噸1500美元,俄鋁仍將考慮進一步每年削減20萬噸產能?!?
尋覓中國合伙人
對于中國市場,VladislavSoloviev強調:“中國是全球最大鋁市場,中國的鋁基本是自產自銷的,但這個市場的銷量和一舉一動都左右著全球趨勢?!?
他坦言,中國目前鋁業(yè)生產過剩是結構上的問題,并不是周期性問題。低成本融資和政府出資補貼縱容中國生產商過去幾年大肆增產。結果導致了供大于求的現象,進而價格下滑,許多公司現在盈利困難,無法償還債務。中國鋁行業(yè)掉入了惡性循環(huán):產量提高了,價格和利潤就下滑。更別提投資創(chuàng)新性的技術來制造高端產品了。
中國鋁行業(yè)有太多的生產商,VladislavSoloviev認為,最佳狀態(tài)是保留4至5家大型生產商來穩(wěn)固行業(yè)發(fā)展。這樣有利于打造一個高效強勁的行業(yè),有利于控制產量、提高社會和環(huán)保效率、利于創(chuàng)新。
“供給側改革措施是非常明智的?!盫ladislavSoloviev指出,“中國已采取措施控制國內鋁行業(yè)的生產過剩問題。中國市場不斷完善的平衡顯然是2015年宣布實施的供給側改革的成果?!?
對于2016年的中國市場,他依然看好。中國的原鋁消耗量維持良好狀態(tài)。俄鋁預計,2016年中國鋁消耗量要增加220萬噸,其中交通運輸行業(yè)增加75萬噸(增長10%),建筑行業(yè)增加45萬噸(增長5%),能源電子行業(yè)增加37萬噸(增長7%),包裝行業(yè)增加23萬噸(增長了9%)。2016年,耐用消費品、機械和其他行業(yè)的需求也十分強勁,將增長7%至8%。與此同時,中國鋁生產預計會迎來5年以來最低增長,2016年為4.8%。而過去的5年平均增長為12%,2015年是9.6%。
VladislavSoloviev透露:“俄鋁在北京設有辦事處,俄鋁目前在中國建立了合資企業(yè),專營金屬貿易。同時,我們正與一些中國公司接洽,準備開展合作,如中國鋁業(yè)(601600,股吧)公司、河北欣意電纜。我們會繼續(xù)密切溝通互惠互利的合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