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內蒙古地質勘查有限責任公司獲悉,該公司在位于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巴彥高勒蘇木的維拉斯托礦區(qū)發(fā)現一處大型富錫礦床,探明333以上錫金屬量8.37萬噸,達兩個大型錫礦床規(guī)模,錫礦床平均品位0.8%。公司總工程師李泊洋認為,這一重大發(fā)現有望使我國在南嶺和云南個舊外形成第三個錫資源生產基地。今年3月,內蒙古自治區(qū)國土資源廳組織專家進行了預審。
維拉斯托礦區(qū)是2008年投產的銅鋅礦。2013年,內蒙古地質勘查有限責任公司加大礦區(qū)外圍找礦力度,根據新發(fā)現的錫礦線索將原來的找銅鋅轉為找錫,在探明8.37萬噸錫金屬量的同時,還探明獨立的鉬、銅金屬量和伴生鋅鉛鋅、鎢、砷、鉍、銀、硫、鎵、銣等元素。據測算,這一礦床的潛在經濟價值超過150億元。
據悉,此次探明的富錫礦床延伸至鄰近的拜仁大壩礦區(qū),周邊其他礦區(qū)也有明顯的錫礦成礦特征,整個礦集區(qū)6個探礦權范圍內的找錫前景良好。已有地質資料還顯示,整個大興安嶺南段和西坡亦廣泛存在該類錫礦找礦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