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亭煤礦是永安煤業(yè)公司的骨干生產礦井。礦井始建于1985年10月,1989年11月建成投產。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為30萬噸/年,2004年礦井實際生產能力達30萬噸。歷年來均被福建能源集團、永安煤業(yè)公司評為質量標準化一級礦井。礦井現有職工898人,已累計生產原煤718.4萬噸,2012年被國土資源部評為第三批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礦山嚴格按照綠色礦山規(guī)劃的建設要求開展綠色礦山建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
礦山牢固樹立綠色發(fā)展理念,在國家級綠色礦山建設試點期間,以資源利用為抓手,著重資源儲量管理和矸石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強化資源儲量動態(tài)管理,實施采面塊段資源儲量承包,加大對薄硬煤層的開采力度和老采區(qū)的復采力度,三年來,通過地質找煤34.6萬噸,老采區(qū)復采13.8萬噸,薄硬煤層24.38萬噸,資源回收利用率達98.3%。加大井下掘進矸石綜合開發(fā)利用,積極與地方政府、磚廠、水泥廠等交流合作、對廢棄煤矸進行綜合利用、破碎篩選后進行銷售, 2013-2016年銷售煤矸石42.48萬噸,銷售收入150多萬元。強化半煤篩選,通過半煤矸經篩選和手工撿煤共回收塊煤2.45萬噸,高灰煤、劣質煤12.39萬噸,創(chuàng)造價值3700多萬元。
礦山每年拿出工業(yè)產值1%以上資金進行深化技術改革,確保全面完成綠色礦山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積極攻關光面爆破技術,開拓巷道及主要石門光爆率達80%以上。在綠色礦山建設期間主要開展了《樹脂錨桿支護及鋼化支護》項目,100%消滅木支護;《單體液壓支護》項目,減少材料坑木消耗,年平均創(chuàng)造直接經濟效益約160萬元;完善人員定位、監(jiān)測監(jiān)控等煤礦安全“六大系統”,提高安全保障;推廣應用地測空間管理信息系統,對圖紙管理進行空間分析,實現地質剖面、切面制動成圖,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礦山還實施了架空乘人項目和數字化礦山改造等項目,實現了礦燈房、水泵房實現無人值守管理,每年減少用人費用16.5萬元。
礦山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每年投入10多萬元資金進行綠色礦山建設,礦區(qū)大部分區(qū)域已進行水泥硬化和綠化。對矸石山先后投入專項資金200多萬元進行改造和綠化,綠化面積達9000余平米,并種植香樟樹120余棵、桂花樹300余棵。
仙亭煤礦綠色礦山建設亮點是通過矸石山綠化工程,將原有矸石山進行了綜合治理,共投入資金27.18萬元,完成地坑填平矸石充填量20286m3;矸石山整平面積25309m2;矸石山平地和斜坡上覆蓋黃土5800m3,矸石山綠化面積15792m2,綠化率達100%。工程實施后,減少水土流失和對環(huán)境污染,達到美化、綠化礦山的效果。在平整綠化后的土地上,礦山建起了12棟員工宿舍,每個員工均能入住30-40m2的員工宿舍,員工生活環(huán)境得到極大改善。未來礦山計劃投入資金600萬元,進一步對矸石山進行綠化整治并開展高端、中段別墅區(qū)建設,將矸石山打造成真正的“綠色小鎮(zhèn)”,成為大田又一新的旅游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