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黑龍江省自然資源廳獲悉,黑龍江省虎林市通過爭取項目資金、吸引社會資本和本級財政出資“三結合”的方式,加快推進歷史遺留廢棄礦山修復進程,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該市已整合各方資金3800余萬元,高標準完成64個、215公頃廢棄礦山修復治理。
為解決礦山生態(tài)修復歷史欠賬多、投入不足等突出問題,虎林市嚴格按照“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yè)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歷史遺留礦山環(huán)境治理體系”總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修復歷史遺留廢棄礦山。該市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啟動2期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集中連片完成29個、67.3公頃廢棄礦山修復,通過恢復造林等方式,使千余畝禿山再生蒼松翠柏,蒼茫林海今勝昔。
該市出臺政策引進社會資本,變棄地為用地,拓寬發(fā)展空間。聚焦市區(qū)近郊、主要交通干線兩側等具有進一步商業(yè)開發(fā)價值地塊,結合工業(yè)、旅游等產業(yè)開發(fā),引入黑龍江順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社會資本,先后投入800萬元,啟動18個、55公頃歷史遺留廢棄礦山修復。該市還打造了永豐、火石山2處歷史遺留廢棄礦山修復樣板區(qū)。
該市還通過市級財政資金,支撐占補平衡?;⒘质袊@村屯周邊、田間地頭等零散地塊,累計列支本級財政資金300萬元,啟動11個、87.5公頃歷史遺留廢棄礦山修復,新增耕地30多公頃,全部納入占補平衡儲備用地。(中國礦業(y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