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國家能投在京正式掛牌。這家由神華和國電合并而成的能源巨無霸,將坐擁超過1.8萬億的總資產,并在火電、煤炭、風電、煤化工領域擁四個世界第一。重組大會上,中組部副部長高選民宣布了國家能投的領導班子配備。
這也意味著,掌舵人順利到崗后,這艘1.8萬億資產的能源航母即將起航。華創(chuàng)證券分析師王秀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國家能投在煤電一體化整合后,將打破五大發(fā)電集團原有的產業(yè)格局,推動能源央企進一步整合重組。
掌舵人確定
11月20日早,中國國電集團與神華集團在京召開重組大會,兩家公司實施合并重組,正式成立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家能投”)。中央組織部副部長高選民在大會上宣布了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國家能投領導班子的任命:喬保平任國家能投董事長、黨組書記;凌文任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喬保平與凌文,此前分別是國電集團、神華集團的董事長、總經理。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在新成立的11人領導班子中,來自國電的有5位,來自神華的6位,比例大致相當。
中國企業(yè)改革與發(fā)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領導班子的確定和公布,標志著國電、神華兩大能源央企的重組完成,“總的掌舵人已經順利就位,這艘能源航母就要起航了!”
據官方統(tǒng)計,截至2017年6月底,國電集團資產總額超8000億元;神華集團資產總額超過1萬億元。這意味著,新成立的國家能投總資產有望超過1.8萬億。在目前能源央企,這一資產總額,僅次于中石油(4.10萬億)、國家電網(3.56萬億)和中石化(2.17萬億)。
國家能投總經理凌文(原神華總經理)在“十九大”期間向媒體表示,重組合并后,新公司會成為中國最大的一次能源生產公司和二次能源生產公司?!懊汉碗姷漠a量均占全國總產量15%左右,在我們國家能源供應和保障中具有重要地位?!毙鹿緯纬擅禾?、常規(guī)能源發(fā)電、新能源、交通運輸、煤化工、產業(yè)科技、節(jié)能環(huán)保、產業(yè)金融等8大業(yè)務板塊。
從產量角度來看,國家能投還將擁有四項世界第一,分別是:全世界最大的煤炭生產公司(近5億噸產能)、全世界最大的火力發(fā)電生產公司、全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發(fā)電生產公司和全世界最大的煤制油、煤化工公司。其中火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75億千瓦(其中煤電1.73億千瓦),煤炭年產量近5億噸。
李錦強調,國電神華重組為國家能投,一方面可以視為在能源領域,按照產業(yè)鏈上下游進行的煤電一體化的重組嘗試,為能源央企重組提供了一種模式范本;另一方面,從更宏觀的層面來看,國家能投的成立,與中國能源央企“做優(yōu)做大做強”、走向世界一流能源集團的戰(zhàn)略目標密切相關。
事實上,神華和國電的合并重組醞釀已久。
2015年寶武大合并引出“中國神鋼”、2016年五礦中冶重組打造“中國神礦”后,在資產規(guī)模更大的能源央企領域,誰將成為“中國神電”一直備受關注。
2017年6月國企改革吹風會后,中國神華和國電電力兩家上市公司公告因涉重大重組而停牌,揭開了新一輪能源央企整合的帷幕。
8月2日,國電集團安全生產部處長關維竹在某論壇上透露,“國電集團和神華集團的合并方案已上報國務院”。不久后的8月28日,國資委正式在官網宣布:國電集團和神華集團實施聯(lián)合重組,合并后的新集團名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
中國神華(601088.SH)在8月28日公告中透露,“控股股東神華集團將更名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重組后的母公司,吸收合并國電集團?!?
9月21日,北京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下發(fā)核準告知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于9月17日被核準變更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推動能源央企再整合
關于國電和神華的重組方案,目前已確定的工作部署,是從比較容易的火電板塊著手整合。
中國神華在8月底公告中透露,作為重組工作的第一步,雙方將聯(lián)合注資544億成立一家火電合資平臺。
根據方案,中國神華擬將18家(15家火電公司股權及3家火電分支機構)凈資產合計約253億的火電資產注入合資公司;國電電力則將22家(19家火電公司股權及3家火電分支機構)凈資產合計291億的火電資產注入。兩家公司出資標的凈資產合計超過544億元。
“交易完成后,合資公司在火電業(yè)務上將形成更專業(yè)化的平臺管理,其在建及在運裝機容量將超過7800萬千瓦。這家新成立的合資平臺勢必將成為火電行業(yè)中的主力軍。”在煤電去產能的大勢下,此次化散為整的合資平臺對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提高煤電效率,同時更好地發(fā)展清潔能源,進一步深化火電供給側改革意義深遠。
華創(chuàng)證券電力新能源分析師王秀強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分析:“煤電一體化整合后,國家能投在火電板塊的規(guī)模和成本方面將具有明顯優(yōu)勢,勢必打破原有五大發(fā)電集團的產業(yè)格局,推動能源行業(yè)的進一步整合重組?!?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在其10月發(fā)表的一篇題為《國家能投:此投已非彼投》的分析文章中指出,“任何行業(yè)都遵循一個投資規(guī)律:一旦出現(xiàn)巨頭,其他企業(yè)都會不由自主地隨之變化,它們或者跟隨巨頭,或者形成新的巨頭,直到行業(yè)重新平衡。如果按照這個規(guī)律,國家能投等于打破了煤炭、電力、新能源等諸多領域的平衡,能源央企的重組整合將因此開啟。”
市場的力量也將成為另一大推動因素。從今年五大電力集團旗下25家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來看,25家上市公司普遍出現(xiàn)“賣得多賺得少”現(xiàn)象。雖然23家實現(xiàn)營收增長,但16家出現(xiàn)了總利潤同比下降。其中,華電集團旗下華銀電力的利潤同比降幅高達12682.23%。
在火電板塊之外,煤炭板塊、新能源、煤化工等其他業(yè)務領域如何進一步開展重組整合成為市場的關注點。但目前這些問題的答案還要等國家能投的領導班子拿出進一步的頂層設計和更為具體的業(yè)務整合方案。
王秀強在采訪中認為,從大的能源結構調整的思路分析,煤炭、火電產能進一步增長的空間并不大。國家能投未來在“做強做優(yōu)”方面,有望從新能源、煤化工等業(yè)務板塊進一步發(fā)力。此外,在海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投在能源資源領域的并購投資等也值得期待。
凌文在11月8日發(fā)表于《中國煤炭報》上的一篇署名文章中強調:“當前,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國資委要求,神華正在積極推進與國電集團的重組工作?!鄙袢A和國電重組是國家產業(yè)戰(zhàn)略性重組的重大舉措,不是單純的同類項合并,不是做物理拼盤,需要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生化學反應和協(xié)同效應,需要通過重組改革,把企業(yè)做強做優(yōu)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