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培訓演練行動啟動儀式及演練現場會在四川雅安成功舉辦。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分析當前防范工作面臨的問題,通過院士專家講座、經驗交流和專項演練,持續(xù)提升基層地質災害防御響應、臨災避險、應急處置能力,以及全社會防災避災、自救互救能力。四川省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左永祥致辭,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許大純出席并講話。
據悉,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異常性、頻發(fā)性、極端性加重。許多極端強降雨事件及其引發(fā)的突發(fā)性、群發(fā)性復合鏈生災害,打破了一般規(guī)律和傳統(tǒng)認知,一定程度上“擊穿”了當地基層防災體系和防御能力的上限,現有工作體系和路徑方法面臨嚴峻挑戰(zhàn)。在面對極端條件時,基層防御能力還存在問題和不足。
會議要求,各地要傳達學習本次演練現場會經驗,按照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fā)的《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培訓演練行動工作方案》要求,扎實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培訓演練行動見行見效,并以本次行動為契機,扎實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培訓演練“一項行動”,以及隱患點和風險區(qū)更新調查、監(jiān)測預警和綜合治理能力提升“兩項工程”。各地要謀劃實施好本地區(qū)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方案,分解落實好年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和各項目標任務,全力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風險防御,持續(xù)推進重大基礎工作,提升基層地質災害防御能力和工程標準,嚴防“群死群傷”事件發(fā)生,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中國工程院院士殷躍平以《極端氣候變化下地質災害與防災減災對策研究》為題,講授了“行動第一課”。中國地質調查局和四川、陜西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介紹了宣傳培訓演練行動部署落實等情況。
與會代表觀摩了四川省2025年突發(fā)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專項演練。演練模擬突發(fā)強降雨誘發(fā)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場景,涵蓋氣象預報、會商調度、監(jiān)測預警、隱患排查、叫醒叫應、避險轉移等10余個環(huán)節(jié)。演練中,當地自然資源、應急管理、氣象等部門迅速響應,地方政府、專業(yè)隊伍、基層干部等1000余人協(xié)同作戰(zhàn),高效完成2處隱患點、1處風險區(qū)內160余名群眾安全避險轉移,充分展現了“政府主導、部門聯(lián)動、上下貫通、社會參與”的防災減災救災格局。
應急管理部有關部門應邀蒞會觀摩指導,來自自然資源部有關司局和部屬單位,四川省政府和省直相關部門,各?。▍^(qū)、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雅安市委、市政府,以及有關學術團體等共140余人參加。與會代表表示,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針對性強的宣傳培訓演練行動工作方案,采取群眾喜聞樂見、行之有效的宣傳培訓演練方式,不斷增強廣大干部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臨災避險、自救互救的能力,實現從“要我防”到“我要防”“我會防”的防災觀念轉變,最大程度降低災害風險、減輕災害損失,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安全保障。
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