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西、山西、山東等地加速推進國企債轉股項目落地,據廣西銀監(jiān)局披露,日前,交通銀行廣西區(qū)分行與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100億元市場化債轉股框架合作協(xié)議,這是廣西首例市場化債轉股簽約。
厚生智庫研究員趙亞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債轉股不但是降低國企負債率的關鍵步驟,而且是緩解企業(yè)債務危機的必要手段,當前債轉股推進順利,而且銀行把“僵尸企業(yè)”排除在外,風控把控也比較好。
公開統(tǒng)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已簽約市場化債轉股協(xié)議超過7500億元,已實施債轉股近600億元。
除上述廣西債轉股項目之外,山東鋼鐵集團近日與工商銀行簽署260億元市場化債轉股合作框架協(xié)議,在半年時間內,山東省屬國企債轉股達到1070億元;中國工商銀行6月6日對太鋼集團增資擴股首期40億元注入太鋼集團賬戶,這是工行在國內以增資擴股方式進行市場化債轉股業(yè)務合作的首單合作資金正式落地,也是工行系統(tǒng)內最大一單落地債轉股;5月2日,中國建設銀行分別與營口市國資委、營口港務集團及沈陽市國資委、沈陽機床集團在沈陽共同簽署市場化債轉股合作框架協(xié)議。
趙亞赟表示,實施債轉股,一方面可以減輕企業(yè)負擔,重新煥發(fā)活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讓銀行避免出現大量壞賬,在未來獲得更高收益的機會。
趙亞赟認為,在實施債轉股過程中,相應配套措施不可或缺,從政府層面來看,要嚴格債轉股審查,防止利益輸送;從企業(yè)層面來看,要完善治理結構,按銀行要求建立風控制度;從銀行層面來看,要嚴審項目風險,要堅決排除“僵尸企業(yè)”,以防止增加銀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