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188個村今年冬天將不再燒煤取暖。記者從北京市新農辦獲悉,今年本市將有72個鄉(xiāng)鎮(zhèn)、166個行政村的5萬戶居民實施“煤改電”工程,22個村莊、6500戶“煤改氣”,兩項工程是前兩年工程總量的2.5倍,預計將實現“減煤”15萬噸以上。
日前,記者來到門頭溝區(qū)王平鎮(zhèn)的東馬各莊村。往年,此時正是各家各戶忙著屯煤的時候,而今年,小山村迎來的不是煤販子,而是一批入戶調試新能源取暖設備的技術員。
村黨支部書記劉路軍告訴記者,今年全村實現了“煤改電”,供電部門對村電網進行了增容改造,采用空氣源熱泵地板輻射采暖。更換了清潔能源,小村徹底告別了燃煤取暖。
走在村間小路上,清爽的秋風吹動著黃葉,碧藍如洗的天空映襯下的水泥小路干凈得像剛剛掃過一樣。劉路軍說,這樣的景象在過去不敢想象。
東馬各莊村位于門頭溝的一條山溝里,過去村子周圍有三家煤窯,村民就近用煤取暖?!澳菚r候一戶冒煙就了不得,到了一早一晚燒火的時候,整個村就跟個煉鐵廠似的,站在高處看不見下面。各家各戶的煤灰都往大溝里倒,雨季煤灰就順著水往下游流?!闭f起燒煤的場景,劉路軍感慨到。
后來,政府實施型煤補貼,推廣優(yōu)質煤進村,可還是要燒火取暖。今年,東馬各莊村終于可以告別燒煤,各家各戶的煤棚全部清理整潔,剩余的燃煤由村里統(tǒng)一回收運出,街道上不見了煤灰煤渣。
和東馬各莊村一樣,在全市的“減煤換煤、清潔空氣”行動中,今年,京郊有188個村5萬多戶村民擺脫了燒煤取暖,用上了太陽能、熱泵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采暖技術。國網北京電力公司進行外網工程建設,市政府相關部門也制定了峰谷電價、電取暖設備補貼等惠民政策。
新能源取暖效果如何?費用高嗎?記者走進一家農戶探訪。
75歲的高永珍老人家,技術員正在上門調試新的取暖設備。技術員介紹,新安裝的設備采用空氣源熱泵地板輻射采暖。通水管線已經提前鋪設在了地板下面,通過電加熱水循環(huán)取暖。室外有一臺排風掛機,室內的電加熱器就安裝在洗手間里,根據老人的習慣設置好溫度,需要時就可以一鍵啟動。
高永珍的老伴兒是馬礦煤窯的老礦工,長期井下作業(yè)讓腿落下了怕寒的病根,每年冬天都得使勁燒地爐子。“一天一宿得燒四五十斤煤?!备哂勒涿刻於家衙河眯』j筐一筐筐提到屋里先堆著,“又臟又累,煤火頭短,半夜還得起來添一次。”而即使連夜燒,屋里的溫度也不高,“冬天也就十五六度,在屋里都得穿著棉褲棉襖?!?
如今更換了電取暖設備,不出屋就能一鍵給室內升溫。村里還對老屋進行了改造,除了墻體,還在屋頂和地面鋪設了保溫層,冬季室內可以保持在20度以上。
新能源取暖設備方便高效,價格補貼也讓老人少了后顧之憂。
今年,全市將農村“煤改電”用戶享受谷段電價優(yōu)惠的時間與城區(qū)“煤改電”用戶相統(tǒng)一,即谷段由現在的22:00至次日6:00調整為21:00至次日6:00。同時增加了市區(qū)兩級財政補貼。農村地區(qū)居民在享受低谷電價優(yōu)惠期間0.3元/度的基礎上,再由市、區(qū)縣兩級財政各補貼0.1元/度,補貼用電限額每個取暖季每戶不超過1萬度。
劉路軍給記者估算了下,新能源取暖器每天大概耗費幾十度電,一個取暖季1萬度電足夠用,按照一毛錢一度電的優(yōu)惠價,滿打滿算只需1千元,而換做過去燒煤取暖,型煤便宜的也要七八百塊一噸,一戶一冬天少說要三噸煤。相比燒煤,電取暖的花銷大大下降了。
按照今年北京市農村地區(qū)“煤改電”“煤改氣”的計劃,預計將實現“減煤”15萬噸以上,減少了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同時隨著農村地區(qū)“送氣下鄉(xiāng)”工程全面完成,郊區(qū)90萬戶農村住戶全部使用上了政府補貼的液化氣,從此郊區(qū)農村燒水做飯結束了燒煤燒柴的歷史,北京將擁有更多的藍天美景。
(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