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鐵礦石期現價格波動率均出現大幅下降,港口各品種現貨價格變動幾乎停滯,期貨主力合約多數時間也圍繞420-430元/噸區(qū)間窄幅波動,直到本周二才出現放量大漲。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礦價波動率大幅下降?鐵礦石價格后續(xù)又將如何演繹?
去年10月以來,礦價經歷了一波“過山車”式行情,普氏62%鐵礦石指數先是迅速從55美元上漲到95美元,然后今年3月、4月又一瀉千里,跌回原點。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各種因素帶動鋼廠補庫存行為導致,包括宏觀經濟改善引發(fā)的通脹預期,焦炭上漲引起鋼廠對高品位礦需求的增加,鋼廠利潤好轉且更傾向高品位礦資源等。因此,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港口庫存升至1.3億噸以上,大中型鋼廠庫存平均可用天數從19天一度升至春節(jié)期間的35天。粗略計算,期間中國庫存增加約5500萬噸,相當每個月進口需求增長超10%。然而,春節(jié)以后,伴隨宏觀上,金融去杠桿,流動性緊縮;微觀上,鐵礦石高品位礦資源供應增加,焦炭價格下跌,鋼價階段性表現偏弱等因素疊加,鋼廠主動降低庫存,港口庫存被動積壓,礦價大幅下挫。鐵礦石市場的矛盾重新回到需求遭遇瓶頸限制而供應大幅增加上。
經預估,2017年下半年礦山將迎來增產高峰期,下半年新增供給量約超3600萬噸,基本為中高品位礦。其中,三季度供應壓力最大。新增產能投放壓力,疊加中國港口庫存高企——目前已升至1.45億噸并仍在上升,是壓制礦價上漲的主要因素。
然而,另一方面,當前礦價已跌破大多數中小礦山成本,長期看市場面臨不小的減產壓力。比如澳洲中小礦山Atlas的完全現金成本約40-44.5美元/干噸(按56-58%Fe含量),而目前普氏58%Fe為33美元/干噸。此外,包括伊朗礦、烏克蘭礦、加拿大礦等非主流礦,也都面臨大幅虧損。即使考慮部分礦山用衍生品做了保值,其虧損幅度依然較悲觀。國內礦山方面也同樣面臨重新出清壓力,1-3月全國原礦29819萬噸,增產14%,但4-5月,伴隨礦價跌,庫存積壓,產量環(huán)比出現下滑。目前對國內礦山減產缺乏全面的調研,但伴隨礦價回落,各地區(qū)礦山開工紛紛下降。如果礦價維持在目前水平,四季度將有一批國內外中小礦山出現減產,屆時礦價將有望重新走強。
因此,在短期增產和長期減產的預期壓制下,期價波動降低是必然的結果。目前,鋼廠庫存已降至去年以來偏低水平,但因港口庫存充足,令鋼廠不用擔心短期供應,鋼廠缺乏主動補庫存動力。反過來,在利潤水平良好的支撐下,鋼廠繼續(xù)降庫存的動力也有限,以按需采購為主。因此,缺乏庫存干擾,現貨礦價短期也顯得異常平穩(wěn)。但三季度的主要矛盾仍在供應增加上,加上中國港口庫存壓力,現貨礦價仍將繼續(xù)下跌。且電弧爐產能投產如果繼續(xù)增加,疊加終端地產基建需求回落,螺紋鋼供給緊缺的情況有可能發(fā)生扭轉,屆時鋼廠利潤下滑,將對礦價構成進一步打壓。四季度可能會出現礦山減產,因此奠定了礦價近弱遠強格局,近遠月價差有可能進一步回落,甚至呈現遠月升水的期限結構。